新香港人

前天曾蔭權的施政報告,就像孫柏文所言,確實讓人感覺回到九七之前的日子。不喜歡今次報告的,心中念念不忘的事,用盡這份蘋果日報也數不完;不過,喜歡曾蔭權這篇發言的,統統對最後一段香港故事特別有共鳴。

知情人士消息:香港故事的概念,該是出自曾蔭權本人。難怪他說到這一段的時候,也特別投入;不過,據聞文字乃出於特首辦的文膽,具體內容則是出於《四代人香港》。思哲只是從友報Leona的博客上,略知這本書的脈絡,未敢班門弄斧,講不同世代香港人的意識形態。可是,在主觀的個人經歷上,倒有點感受可以分享。

比思哲年長十年的一群,他們投身社會時正值八十年代末的高增長,加上當年的移民潮,他們要是肯捱,未到三十而晉身管理層者大有人在,要是肯搏的,創業投資也無往而不利。「叻我至叻,我玻璃可變鑽石」,阿叻這首《我至叻》加上花碌碌的Versace,完全捕捉到當年那亢奮。怎料一場金融風暴加八萬五,十年光景一朝蒸發,他們是大起大落的一代。

到了思哲這一代,見過師兄師姐的風光,也嚮往人家科網熱潮,偏偏香港不爭氣,做IT的,卻是為A貨Dot-Com;就連有幸打入「發三師」的專業行頭,也沒有以前那份優越,惟有暗地為父母多年供書學感到慚愧;搞其他的,生活更加艱難。這一代的集體回憶嘛,誰又沒有在深圳羅湖商業城的丹桂軒撞到闊太大款呢?不過,這一代雖然沒有自我形象,可是在一浪又一浪的衝擊,咬緊牙關至今,可說是死過翻生,能脫穎而出越級挑戰師兄師姐的,也非等閒之輩。

曾蔭權一段香港故事,能令這二十年間成長的人共鳴,確是出自高手。別忘記,這群三十多四十歲的,可是香港未來十多年的主力呢。

2007年10月12日刊於《蘋果日報》

對「新香港人」的一則回應

  1. 絕對不應同 “做IT的,卻是為A貨Dot-Com" , 香港絕對是有出色的 it 產品。但it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勁高的流失%。高流失%代表了香港主流唔重視it,令到it行業的人員要轉行去解決收入太低的問題。IT 是一門專業的行業,但在香港是最唔專重的行業。

  2. 阿水,

    完全原創既 IT Startup 除左 EditGrid 外,都唔係太見得到,或者有無 d 網頁係香港原創既 Web 2.0 係可以介紹一下 ?

    呢排睇緊一本書講 3M 既歷史,講左好多成功既產品背後,都係要研究好多年,中間仲要係唔知幾時可以回本,其中一個例子係 Post-it 便利貼,由研究到呢種黏性材料,到正式生產 Post-it ,中間經歷 14 年,香港公司會唔會咁好耐性等一個咁既產品成熟,又有無咁既資金去投資入去?

    而 Google 咁,由正式推出,到有 Adwords 為止,中間都經歷六七年無收入既日子,如果投資既人唔係有眼光去等到收回成本一日,要佢好似其他 web 咁放 d 閃黎閃去既 banner (好似 yahoo ,discuss.com.hk 果 d ) 今日既 google 又會係點

    香港既 IT 係管理層心目中係洗錢既部門,IT 部係管理層 cut cost 既頭號目標,連必要既基建,甚至買正版軟件都係洗左佢地血汗錢咁,所以唔可能期望係香港既 IT 係會有幾高既人工。

    另一方面係香港 IT 人都好少會 keep 住 update 自己,如果 IT 人唔投入自己係自己份工入面,又點可以要求香港既 IT 有咩發展,或者相反咁講,當人工唔高既時候,又點可以要求IT 人以 IT 為終生職業

  3. 對 “另一方面係香港 IT 人都好少會 keep 住 update 自己,如果 IT 人唔投入自己係自己份工入面,又點可以要求香港既 IT 有咩發展,或者相反咁講,當人工唔高既時候,又點可以要求IT 人以 IT 為終生職業" 有點不應該,我二年前找工時,好多份工都聲明 日日都會有ot 有些更expect 你每日做多二三小時。

    IT 人都是人,在時間唔許可下,點會有時間進修

    但香港的 IT 絕對無可持續性發展

  4. 阿水,

    其實 OT 都唔係 IT 先有,好多打工仔都要 OT , 如果拎呢個理由話無時間進修,又唔多合理,而且好多 course 都係星期六下午 or 星期日上堂,有心絕對係可以搵到時間。而且進修都未必一定要上堂,係 internet 時代,好多知識都係免費,只要有心搵,一定搵到岩用既野。

    果時我進修 Ruby on Rails 時,都係睇網頁同買本 ebook 返黎,print 出黎係返工同放工果時睇,一日要用兩個鐘坐車返工放工,好多人一上車就打 NDSL , 我就拎份 notes 出黎睇,因為我深知道,花時間學左既野,著數既係自己,但係亦都有同事話,老闆唔俾錢自己進修,做乜咁勤力。呢 d 就係心態既唔同。

迴響已關閉。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

向上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