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漢生:Instagram十億神話的秘密

Instagram迫人先開戶,所以每一個下載的人,都成為社區的一員,沒有走雞。然後,為了扮Lomo寶麗萊,相片一律只限方型。而濾鏡和效果,沒有多弄,反而不少用戶,先用其他app做效果,然後上載到Instagram社區,Instagram坐享漁人之利。

Instagram被Facebook以十億美金收購。兩年,十三人,沒有收入,是天價了。

從一開始已留意Instagram,不是先見之明,只是因為好友的團隊,做的是同一個市場,大家不時討論,下一部怎麼做,怎麼改。

其實Instagram不算早入場,早於2008年,蘋果剛開放平台,好友已經小試牛刀,弄了一個防手震的影相app,第一個星期,已超越十萬次下載。同期也做影相app的,肯定上百支團隊。最終贏盡的,卻是2010才推出的Instagram。被Facebook收購,最值錢的,是有三千萬用戶的社區。這個龐大的社區,沒有花太多宣傳費,是怎麼建出來的?是純屬運氣嗎?

不知道答案,但過去兩年留意Instagram,發現某一些大的決定,我跟好友討論時,會站在Instagram的另一邊。

第一,要決定,打開app,是迫人先開個網上戶口,才可以影相,還是先讓人影相,後來才讓人選擇開戶,以打開網上分享的功能?我們想,人家下載,是為了影相,如果要是開戶,有批人可能會乾脆不用,無理由要設置無謂的障礙。

第二,相片的直橫。對,正方型的相,當然避開了直橫不一的問題,但你在現實裡,找一千張相,有沒有十張,是方型的?羅浮宮裡的名畫,有沒有幾幅,是方型的?既然大家用慣了長型,就繼續長型好了。

第三,濾鏡和效果,無窮無盡,應該塞在同一個app,還是分開不同的app?塞在一起,遲早介面會變得難用,倒不如分開不同主題,分不同的app,其中共用同一個分享平台。

結果,Instagram迫人先開戶,所以每一個下載的人,都成為社區的一員,沒有走雞。然後,為了扮Lomo寶麗萊,相片一律只限方型。而濾鏡和效果,沒有多弄,反而不少用戶,先用其他app做效果,然後上載到Instagram社區,Instagram坐享漁人之利。

這些分別,是否就是關鍵的因素,跑出不同的效果?不肯定。但如果真的有關,我也不會感到驚訝。

4月14日刊於蘋果日報


聯繫我,最直接是訂閱尹思哲的 Facebook電子通訊,我會盡量回覆,請多多指教!

迴響已關閉。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

向上 ↑